“小心!你的充电宝登机!新规暗藏这些坑”
【新规突袭:充电宝成安检 “头号大敌”】
“请立即取出充电宝,无 3C 标识的禁止携带!” 近日,不少旅客在机场安检口遭遇 “充电宝大检查”。中国民航局一纸通知,让这个曾被视为 “出行必备” 的续命神器,瞬间变成登机 “雷区”。新规明确:无 3C 标识、标识模糊或被召回型号的充电宝,一律禁止带上境内航班!消息一出,候机大厅里怨声载道,有人急得直跺脚:“新买的充电宝还没用几次,难道要当场扔掉?”
【安全警报:多品牌充电宝被 “拉黑”】
这场严查背后,藏着触目惊心的安全隐患。民航局透露,近期多个知名品牌充电宝因电芯存在自燃、爆炸风险被紧急召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更是直接出手,一口气撤销或暂停数十家厂家的 3C 认证。某航空公司安全员展示实验视频:一块不合格充电宝在模拟高温环境下,短短 3 分钟就冒出浓烟!“飞机上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专家的警告,让旅客们不禁捏了把冷汗。
【各地严查:执行标准大不同】
新规落地后,各地机场上演 “花式安检”:
广州白云机场:国际航班暂无特殊限制,但境内航班严格卡 100Wh 上限,超规需提前申报;
天津滨海机场:“零容忍” 模式开启,发现不合格充电宝直接扣留,旅客只能选择让亲友取回或现场丢弃;
成都双流机场:增设 “充电宝暂存处”,但暂存期仅 7 天,超时自动报废。
【旅客困境:被查后何去何从?】
手持 “问题充电宝” 的旅客,陷入两难境地:
商务人士:王经理出差忘带备用充电宝,在安检口被迫花 300 元高价购买新货;
学生群体:小李网购的 “三无” 充电宝被没收,心疼不已:“这是我省吃俭用买的,早知道就不贪便宜了”;
国际旅客:外国友人因语言不通,眼睁睁看着充电宝被收走,急得直比划。
【避坑指南:这些细节必须牢记】
民航专家整理出 “保命攻略”:
查标识:认准清晰的 3C 认证,无标识或模糊不清的一律别买;
看参数:额定能量≤100Wh 可直接携带,100-160Wh 需航空公司批准;
避召回:登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输入品牌型号查询是否在黑名单;
留证据:网购充电宝保存订单截图和产品参数,以备查验。
【网友热议:新规是严管还是麻烦?】
评论区吵翻了天:
支持派:“安全第一!飞机上容不得半点侥幸”;
吐槽党:“临时买充电宝太贵了,机场能不能提供平价租赁服务?”;
脑洞派:“建议发明能过安检的‘登机专用充电宝’!”
【今日灵魂拷问】
你觉得新规对出行影响大吗?
✅ 影响巨大!买充电宝都得小心翼翼
❌ 还好,平时就注意买合规产品
❌ 无所谓,我很少带充电宝
❤️ 其他(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
终极追问:你在机场遇到过充电宝被查的尴尬事吗?最后怎么解决的?快来评论区分享,帮大家避雷!
#图文打卡计划#
我要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