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美国历任总统里,克林顿靠着那段传奇的执政经历,变成了最受老百姓喜欢的那位。
虽然他曾风光无限,但其实也有些遗憾的事,像是促成中国加入WTO这步棋,还有用威胁和利诱办法让乌克兰放弃核武器。
虽然这两件事看起来都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不过克林顿会觉得遗憾,可能是因为他在推动这些事情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或者没有完全达成自己理想的效果,或者也许是因为这些决定带来了一些未预料到的问题,没能达到他心里的最好结果。
在文章的结尾特别提醒大家,所有内容都来自可靠的消息来源,所以大家可以放心阅读,理性看待。
俄乌冲突
俄乌冲突的发生,其背后涉及许多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而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乌克兰逐步向北约靠拢,这让俄罗斯的安全局势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张。
俄罗斯一直觉得北约不断东扩,像是在挤压自己的安全空间。要知道,乌克兰和俄罗斯接壤,要是乌克兰加入北约,意味着北约的军事力量可能会直接驻扎在俄罗斯门口,这一点,俄罗斯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可是,乌克兰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一直向西方靠拢的势头没停过,不断地逼近俄罗斯的安全底线,两个国家的矛盾也越积越深,结果才演变成了爆发冲突。
在克林顿看来,俄乌之间的冲突爆发,他自己也难免要负点责任。
在他的理解中,要是乌克兰当年没有放弃核武器,仍然拥有核威慑力量,俄罗斯或许就不会轻易发动这次军事行动。
他认为,是自己当年一推动,才让乌克兰丧失了这层“保护伞”,从而导致现在的局面出现。
那会儿克林顿究竟搞了些什么东西呢?
回到1994年,苏联刚解散没多久,乌克兰就继承了不少苏联留下的核武器,一下子变成了全球第三大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手里掌握着大约1900枚战略核弹头,还拥有不少洲际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这些核载具。
也就在那一年,克林顿政府带头推动,美英俄乌四国一起签署了《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
根据这份备忘录,乌克兰答应放弃并销毁所有在境内的核武器,而作为交换,美、英、俄三方承诺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为其提供安全保障。
那会儿,克林顿政府觉得这事儿算是冷战结束后核不扩散工作中的一大成就,看得挺重要,觉得对区域稳定肯定能起到正面推动作用。
克林顿后来还说过,推动那些协议成立是“美好的一天”,现在想想,真让人觉得挺惆怅的。
让克林顿后悔的事可不止这一桩,他执政时期另一个重要的决定,到现在都变成了他心头的一根刺,那就是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加入WTO
2001年,中国正式迈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大门,也就是说,咱们国家开始更紧密地融入全球经济旋涡,打开了更宽广的国际市场。这事儿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
事实上,加入WTO之后的这些年,咱们国家的经济总量确实不断壮大。从2001年GDP排在世界第六,到后来直冲第二,进出口总额也跃升到全球第一,这些变化都离不开加入WTO带来的诸多机遇。
对美国来说,咱们中国加入WTO也确实带来了不少实际的好处。
中国那庞大的市场给美国企业带来了不少大蛋糕,美国的对华商品出口跟服务贸易也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数据显示,自从中国加入WTO以后,美国对华出口的商品涨了505%,服务贸易方面的出口更是猛增了802%,中国变成了美国在北美之外最大的商品买家。
而且,许多质量好价格实惠的中国商品涌入美国市场,让美国家庭买到的东西变得更便宜,生活开销也随之下降。
在克林顿政府时,甚至把中国加入WTO看作是一个“大好日子”,觉得这对美国的经济和地缘战略都挺有利的。
可是随着时间一久,美国内部一些势力也逐渐转变了观点,甚至开始说当年赞成中国加入WTO是个“错误”。
他们觉着中国一加入WTO,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变得“更开放”,反倒把美国国内一些行业的困境和就业难题都怪到中国身上。
其实,这样态度的变化,有点忽略了中国在加入WTO之后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中国一直挺认真的按照承诺,减少关税、扩大市场开放,不断推动服务行业的对外开放,也在加强产权保护,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美国内部的产业难题,更多是因为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不断进步等多方面因素叠加造成的,把这归咎于中国加入WTO,显得不太合理,也不公平。
克林顿的“后悔”站不住脚
其实仔细琢磨一下,会发现,克林顿提到的这两大“遗憾”从事实和逻辑角度来看,都站不住脚。
咱们先聊聊乌克兰拥有核武器这事儿。
就算那会儿乌克兰没有把核武器交出去,今日的俄乌局势也不一定能少点儿麻烦,甚至可能会更难打理出个平衡。
得瞧,乌克兰那会儿的核武器可不是自己琢磨出来的,而是从苏联继承的,自己没搞出一整套完整的自主研发、生产和维护系统。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这些核武器的效果慢慢减弱,要想保持它们的威慑力,可得花不少钱和技术,乌克兰要做到这点可不简单。
更重要的是,要是乌克兰拥有核研发和制造的设备,肯定会变成俄罗斯优先打击的对象,一旦受到攻击,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说不定还会影响到整个欧洲局势。
要是退一步说,就算乌克兰真的握有核武器,考虑到俄乌战火已经燃起来,核威慑的作用也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反过来说,这可能会让局势升级成核战争,给全人类带来无法预料的灾难。
说起来,核威慑主要是在战争还没开始时发挥作用,起到制止对方冒险的作用,一旦战火真的燃起,核武器的存在反而会让矛盾变得更激烈,局势也变得更难收拾。
咱们再说说中国加入WTO这事儿。
中国能融入WTO,归根到底是靠自己实力增强和不断深化改革的成果,压根儿不是靠美国的“恩惠”施舍。
为了加入WTO,中国坚持了整整15年的艰难磋商,与许多WTO成员达成共识,付出了不少努力和让步。
这段时间里,中国不断优化自己的市场经济体系,积极对接国际经贸规则,这点大家都看得清楚。
所以哪怕当年没有美国帮忙,中国也肯定会用别的办法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没得跑。
再说,中国加入WTO之后,老是个多边贸易体系的维护者、建设者、贡献者,一直在推进开放,为全球经济添砖加瓦。
美国在中国的发展和开放中赚了不少好处,反倒把这当成“错误”,这说法明显跟事实不符。
结语
说到底,克林顿这两大“遗憾”啊,更多是受到当时形势和他个人主观想法的影响而产生的。
他的后悔,实际上就是对历史进程的规律性没有充分重视,又或者说对多方共同获得利益的局面认识得太片面了。
不过啊,历史的发展毕竟有它自身的道理和规律,每一个决策的效果都挺复杂的,不能光凭眼前的一时情况就轻易否定之前做出的正确决定。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网报道,有美国官员曾经说当年支持中国加入WTO是个错误,王国庆对此也发表了回应。
澎湃新闻报道称,外交部对美国反悔支持中国加入WTO一事作出了回应,指出美国恰恰是单边主义的代表。
环球时报发表文章强调,中国加入WTO,绝不是美国所谓的“恩赐”,反倒是美国自己从中受益。
晨枫在观察者网上提到,要是乌克兰再次拥有核武器,是否能对俄国起到威慑作用呢?
观察者网报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表示,他后悔在1994年对乌克兰施加压力,促其放弃核武器,否则俄国可能就不会采取行动。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我要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