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千年古刹少林寺的方丈换了!
嵩山少林寺原方丈释永信,被正式注销戒牒,彻底逐出佛门。连所有与他相关的影像资料也一并删除。
就当大家还沉浸在深挖释永信的大瓜时,少林寺官宣一则重磅消息: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批准,由释印乐法师接任少林寺第31任方丈,即刻生效!
这位新方丈究竟是何许人也?
三把火,烧掉商业味,重燃禅武魂
旧人下山,新人登场。接替释永信成为少林寺新方丈的,是来自洛阳白马寺的释印乐法师。
展开剩余87%他来到少林寺,起手就是“三把火”,烧得又准又狠,直指少林寺的病根。
第一把火,是给少林寺“练内功”。
过去少林功夫的“外功”太盛,名气够大,但禅修的“内功”却荒废了。
释印乐打算在三年内,逐步砍掉那些纯商业的表演,把重心拉回到禅修和讲经上来。让佛法,重新成为少林寺的核心。
第二把火,是给少林寺“扎篱笆”。
他要把白马寺那套“农禅并重”的制度搬过来,严控商业活动。
景区里所有的商铺、摊点收入,全部收归寺庙统一管理,财务由佛协派人监管,堵死过去的糊涂账。
僧人也要下地劳动,回归“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本分,从根子上掐断商业乱象。
第三把火,是给少林文化“换内核”。
以前少林寺扬名海外,靠的是拳脚功夫。释印乐想换个玩法,从功夫表演,转向文化输出。
他计划成立国际禅修中心,请海外的修行人来少林寺体验闭关,甚至和国外大学合作开办线上佛学课。他要让世界知道,少林寺不光有“武”,更有“禅”,不只有拳头,更有智慧。
没有功利心的新方丈
许多人对释印乐的来头并不了解,其实这位新方丈,没什么媒体光环,也不是什么网红,唯独履历很扎实。
他生于1966年,19岁出家,科班出身,在中国佛学院深造,还远赴斯里兰卡研究南传佛教。是个懂经文、有学问、肯下笨功夫的修行人。
过去二十年,他在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做成了一件大事:让寺庙回归寺庙。
他的法子听着很土,叫“农禅并重”,也是佛门的老传统。
僧人白天挽起裤腿下地干活,寺庙的吃穿用度,全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真正自给自足。
到了晚上,则洗去泥土,在青灯下打坐诵经。属于强行切断了僧人外出“走穴”赚钱的念想,让大家的心思回到了修行上。
光是自己过得清苦还不够,他对寺庙外的乱象也下了狠手。
过去白马寺周边那些乌烟瘴气的算命摊、高价香烛铺,他没有粗暴地一赶了之,而是统一收编,改成明码标价的文创店。
赚来的钱,他一分不要,全部投到社会公益里。建孤儿院、养老院,资助乡村医疗。他让佛法的慈悲,不再是墙上的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帮助。
他也玩直播,却从不带货,而是把晦涩的佛经,掰开揉碎了讲给年轻人听。
二十年如一日,白马寺硬是让他从一个被商业侵扰的景点,变回了清净庄严的道场。
当地人提起他,都竖大拇指,说他是个“没有功利心的好方丈”。而这样的方丈,正是少林寺现在最需要的。
少林寺改革寸步难行
然而,如今的少林寺俨然就是一艘商业巨轮,想让它调头,谈何容易。
释永信在位期间,围绕少林寺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利益链,牵扯着无数合作方和地方利益。
释印乐的改革,动的是实实在在的“奶酪”,阻力可想而知。
有人担心,白马寺体量小,模式好复制。但少林寺家大业大,开销惊人,没了商业收入,新方丈的“理想主义”能撑多久?
但换个角度想,如果来的不是这样一个改革者,少林寺恐怕只会离“清净”二字越来越远。
据说,释印乐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人摘掉了那块悬挂多年的“方丈”牌匾。他还从白马寺带来一把旧土,在少林寺亲手种下了一棵柏树。
那棵从清净之地带来的柏树苗,已经种在了少林的土里。它能不能在功德箱旁扎下根,长成参天大树,没人知道。
但至少,钟声又开始像钟声了。
CEO方丈时代终结
曾几何时,少林寺是武侠迷心中的一方净土,是禅武合一的精神高地。
可这些年的少林寺,更像一部高速运转的赚钱机器。注册七百多个商标,全球巡回功夫表演,还有少林药局、文创周边、直播带货……
这一串串时髦的商业词汇,怎么听,都跟“四大皆空”搭不上边。
游客花上百元门票进来,本想寻一丝禅意,却一头扎进了“佛教主题乐园”。高价香、开光手机壳、五花八门的“功德”项目,让人眼花缭乱。
难怪有人说,少林寺的钟声,快被收款机的提示音淹没了。当信仰被明码标价,佛门成了资本的猎场,刺痛了无数信众的心。
这股商业化大潮的弄潮儿,正是前任方丈释永信。他确有商业头脑,硬是把“少林”这个IP做到了世界级。但也正因如此,他本人也被口水和传闻淹没,挥之不去。
说他违背清规戒律的有,指责他生活奢靡的也有。关于他的真假传闻,几乎从未断过。
这次,中国佛教协会的出手,可谓是雷霆万钧。注销戒牒,逐出佛门,甚至删除所有相关影像。这种近乎“抹去”的处理方式,态度再明确不过了。
一个以“CEO方丈”为标志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结语
佛门有佛门的规矩,戒律就是底线。
任何打着信仰旗号,行资本之实,甚至腐化堕落的行为,都绝不姑息。
发布于:河南省我要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