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晚期是指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如肝脏、肺部等。这一时期的患者及其家属通常会关心生存期的问题。根据统计数据,直肠癌晚期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6个月至1年左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患者都会在这段时间内死亡,因为生存期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癌细胞的分化程度以及治疗方法等。有些患者可能会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活得更久,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因为疾病进展过快或其他并发症而早逝。
为了延长直肠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可以采取多种综合治疗措施,其中包括营养支持治疗、靶向治疗、化疗和放疗,同时也可以结合中医的治疗手段。
营养支持治疗是通过提供均衡饮食或特殊配方食品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这包括体重管理、蛋白质-能量状态及微量营养素水平的调整。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预后。
靶向治疗是针对特定分子异常的癌症治疗方法,如使用厄洛替尼片、吉非替尼片等药物阻断肿瘤生长信号通路。这类药物能够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生长信号通路,减轻由EGFR过度表达所致的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在直肠癌晚期,由于病情复杂多变,传统的手术切除可能无法完全清除病变组织,而靶向治疗能够精准打击肿瘤细胞,减轻病情并延长生命。
展开剩余75%化疗是使用化学药物杀死快速分裂的癌细胞的方法,例如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等。这种方法适合广泛扩散的患者,可缓解病情并延长生命。化疗通常采用联合用药方案,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进行周期性治疗。
放疗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区域,通常分几次完成,旨在缩小肿瘤体积、缓解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放疗适用于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的直肠癌病例。
在中医治疗方面,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情况,采用个体化的中药治疗方案。常用的中药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理气活血等,可以内服或者外敷,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中医师会根据患者体质、舌象、脉象等信息开具处方,常用方剂包括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中药可通过调节气血平衡、增强机体抵抗力等方式抗癌,并改善因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等问题。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的手段来减轻对患者的伤害,提升治疗效果,其中中西医的综合治疗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中医在综合治疗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三联平衡”理论,是根据我国传统中医学理论,以及多年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由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总结归纳出的一条中医防治肿瘤的规律。在临证中,其抗癌理论的实质内涵是,抓住癌症患者关键病机——“虚、瘀、毒”并统筹兼顾,采取扶元气、消痰瘀、攻癌毒三大对策,在辨证施治和整体观念的指导下,灵活用药,恢复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促使气血调和,紊乱的内环境重新归于平衡,疾病亦趋康复。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直肠癌真实案例分享:
吴某,男,直肠癌,2014年10月24日初诊,河南省新乡辉县人
2012年3月,患者因肠胃不适,大便带血到新乡一附院检查,显示:直肠癌。2012年3月20日是做了直肠癌手术,并在术后配合3周期化疗巩固。可好景不长,2013年7月,病情反复,肛周转移。紧接着又做了肛周肿物切除手术。切除后又进行化疗,但是这次做了3次化疗后,手臂就开始肿,还发黑,浑身无力。无法耐受化疗后,2014年10月24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医。服药过后,感觉精神、体力有了大幅好转。继续服药,胳膊上的血管就不黑了,变成红色了。再服药,可以下地干活了。后续去复查的时候就发现腹股沟的淋巴结消失了。由于亲身感受到中药疗效,2015年元旦时患者给袁希福老中医作了一首诗:
《赠袁希福大夫》
河南省会有名医,锦旗挂满墙两壁。
妙手回春把病去,中医治癌罕称奇。
患了肿瘤别叹息,袁君希福能治愈。
良药苦口好千例,“三联平衡”创奇迹
后续2020年6月23日再次复诊,一切如常,并介绍一位病友就医,自诉“前段时间吃油炸小酥肉,噎的很,去医院拍了片子,就赶紧带他来咱这看病了。”2023年4月回访,患者近况稳定。
直肠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期虽然有限,但通过综合治疗手段,包括营养支持治疗、靶向治疗、化疗、放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重要的是要积极面对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并与医生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发布于:河南省我要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